top of page

飛象當電商顧問 精準行銷術找出客戶

2017年

國內電商環境正面臨「碰撞期」,愈來愈多創新電商模式產生,對於全部台灣年輕人才組成的國內電子商務專業實施家「飛象資訊」來說正是一大機會。利用正當紅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資料分析,飛象要協助國內品牌電商業者提升線上線下客戶體驗,走出不一樣的未來。

飛象資訊創辦人郭泰良一開始是在澳洲最大電商平台工作,認識開放原始碼的電商軟體,做二年後對軟體熟悉,但回台發現台灣沒有企業用這種全球性軟體,因此決定自己來做,第一個推動的是替一家電視台電商平台規畫網站行銷,從經驗中找到客戶的需求,進行客製化專案服務。


對於國內電商環境,郭泰良認為「台灣電商環境有點混亂」,一開始依賴大平台,後來才發現那不會是電商最後一哩路,許多獨立電商如雨後春筍般叢生,但能提供好服務的廠商不多。「許多大老闆不了解電商比開一間店更花錢」,郭泰良說,不只是硬體、軟體及後續維運都是成本。有些廠商一開始大手筆宣傳,但系統建好後沒有提供更新。愈來愈多專業電商後起之秀出現,預料未來台灣會更走出不一樣的模式,「目前正面臨碰撞期」,這給了飛象一個好的機會。


郭泰良舉例,未來不再只是上網購物,衣服可以租用或訂閱新的衣服款式,廠商客製化並寄送到府,客人不喜歡還可退貨或購物金補償等,或是遊客到遊樂園前先網路訂票,不必經售票口,手機顯示QR code入帳,不只買賣甚至服務,如國際租車公司全球訂當地取車等,國內廠商只有少數做得到,這些背後都需要很多的系統建置與維護運作成本。


飛象創立過程也非一帆風順,還一度大虧逾500萬元,把股本與所有增資錢都賠進去,郭泰良坦誠,經過三次轉型才終於找到利基點,直至今年第3季才開始賺錢。


第一次轉型是創業之初,從一人公司開始,「一人寫程式很簡單,但只有一雙手24小時,最後擴大為團隊合作,找來同學與學弟妹們幫忙;第二次轉型做產品開發也面臨很大困境,因為燒錢快,但新東西客戶又不一定買單,第三次也是最後開始切入專案客製化的服務,依照客戶需求,提供經驗所獲取商業智慧,與大品牌客戶一起成長,還要適時教育消費者,從服務提供商與專業代工廠中間尋找利基,慢慢做出一點成績。


郭泰良心酸地說「 市場真的很殘酷,自己能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。」最大的挑戰在於前期銷售挫折,如何說服傳統客戶先了解服務方向與制定規格,而不是先喊價。有時候客戶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。飛象的目標對象鎖定「數位電子化的品牌傳統產業」,現在許多第二代接班後較願意改革帶來機會,但通常品牌商不會第一時間做決定,轉型過程內部碰撞也多,從提案到成案最少六個月以上,這中間要耗費相當多時間與人力成本,資金與人才都面臨極大挑戰。


「獲得客戶信任也很重要」 ,飛象常常取得許多公司一家就數十萬筆資料,價值驚人,很多人想花錢買,但一定會與客戶簽定保密協定,且一定不會動搖,跟客戶討論後,甚至會運用過去獲得的商業智慧經驗幫忙尋求解決辦法。飛象很像是一家人工智慧資料公司,資料掌握得愈多就愈有價值。「但AI只是在粹取資料的一種手段,其實AI也可以找到價值」,幫客戶尋求加值的價值,讓客戶相信飛象會跟客戶一起成長。


這款軟體超威 把訪客變顧客


飛象資訊自行開發出自動化網站行銷軟體Whoscome,除可追蹤全站瀏覽足跡,幫助企業主能即時掌握新、舊訪客使用喜好,大幅提升網路行銷價值,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「創業A+行動計畫」協助與「至寶光電、大房食品、生寶投資」等企業媒合,更獲得生寶投資青睞取得投資入股逾10%之資金挹注,成為國內電子商務專業實施家一把手。


飛象資訊成立於2015年1月,組成團隊逾10人已於業界服務超過八年,主要服務為網站系統建置與數據分析,協助顧客建立品牌電商網站、提供代營運電商服務、輔導平台電商與新客戶,轉型品牌電商。


飛象董事長兼總經理郭泰良說,Whoscome中譯就是「誰來了」,命名前面的小Logo代表一個業務員,幫你照顧客人,讓你知道「誰來了」,了解訪客最難的是知道他想要什麼、為何而來、從哪裡來,Whoscome就可以告訴你。


郭泰良說,飛象擅長的電子商務目標群是「月營業額超過3,000萬元的電商」,在國內不超過百家,但是飛象運用獨到的資料大數據分析、人工智慧與加值商業智慧BI,卻能大大提升行銷網站業績,舉例此次1111中國光棍購物節,就幫國內某電商業者增加逾400萬元的額外營業額,到訪網站的訪客到最後真正結帳成交的轉換率高達8%以上,是一般電商行銷轉換率2~3%數倍之多,過去在特殊節慶時飛象也曾做到轉換率逾12%以上的驚人好成績,讓客戶留下相當好的印象。


同時飛象主攻大型品牌電商在線上線下客戶體驗提升 ,協助企業更快轉型全面數位,幫既有的門市、線上電商、手機App各種通路匯流後,做進行後台消費者分析,讓顧客有更好的消費體驗後,帶動企業品牌價值更提升。之前也協助國內大型物流業者進行內部系統建置,過去每天要人工輸入3、40萬筆資料,經由飛象AI軟體協助後,只要動動手指1秒完成所有數據登錄,還能進行比對分析。


過去較重視產品開發,但未來飛象將更專注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客製化專案上,郭泰良說,讓消費者感受到無所不在的服務,國內有很多企業有這樣的願景,但認為沒有工具可以達到,飛象希望可以協助它們共同成長邁進,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產出的線上線下客戶體驗解決方案。


叛逆郭泰良 電玩宅變CEO


飛象資訊創辦人郭泰良,曾是流連雜貨店電玩機、網咖的電玩小子,還因此初中輟學過一年,但憑藉對資訊軟體的熱情與不服輸的個性,秉持「既然要走挑戰的路,那就選最困難」的電玩家精神,如今成為年輕創業家。


雖然曾經年少輕狂過,郭泰良坦言叛逆期來得早,因為喜歡打電動,小學三年級就常常在家附近阿桑開的雜貨店中玩電玩機,從早上5、6點可以玩到阿桑晚上關門,小六時就常從板橋到台北來胡混,父母都「放牛吃草」,但他對自己始終很有信心。


因為對資訊的喜好,他上了大安高工資訊科,當時也迷「星海爭霸」電玩,與同學競技,一度參加全國盃決賽,差點代表台灣出賽,後來一路唸到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學士與碩士班。


回想他沉迷網咖的往事,當時網咖老闆常常電腦系統壞了,就叫他幫忙修或重灌,因此他也常常上網尋找解決的方法,因此啟迪了他在資訊方面的興趣與能力,高二開始寫程式就在台北市得獎,當時是以「為了好玩炫技」、「以後應該對找工作有幫助」等心態,大學研究所時追隨老師跟中研院合作,專責網路資料探勘,有點像資料處理、大數據跟人工智慧,郭泰良則負責做語意分析研究,當兵時分發到中華電信替代役,也幫忙做部落格或旅遊等網路服務,之後到澳洲電腦軟體產品代理通路商擔任工程師,當時薪水是台灣的二、三倍,但最後他決定放棄高薪回台灣創業,卻是因為女兒的原因。


「我想要給她不一樣的未來」郭泰良對家庭未來想得很深。既然選擇回國陪女兒長大,只有外商與創業二條路可選,「既然要走挑戰的路,那我就挑最困難的路」。


創業之初只拿出自己存款25萬元來創業,從一人公司到如今有十個人的規模,歷經三次轉型與多次增資,從經驗中找到利基點,今年第3季才正式賺到錢,他坦言「創業真的很困難」,並奉勸想要創業的年輕人先站在老闆的角度幫他想,換位置才要換腦袋根本來不及,「若為創業而創業,就不要出來浪費時間」。


bottom of page